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与电子工业出版社9月14日联合召开《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》发布会。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在会上表示,近年来,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合作空间不断拓展,几乎涵盖电子信息领域各个行业和生产环节。我国还将加大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互联网应用和信息化合作,并将搭建产业平台,建立协调机制,提高服务水平。
信息化既是产业合作基础,也是重要的发展空间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,发展环境不同,但经济互补性较强,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。借力“一带一路”,国内电子信息企业纷纷加快“出海”步伐,不仅产品“走出去”,更包含模式、服务等多方面内容。
曲维枝说,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加强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,通过发布指数等量化手段客观分析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发展环境,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。研究认为,哈萨克斯坦、泰国、约旦、印度、土耳其等国在工业和信息化实力增长上表现出强劲的态势,未来或将成为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。
据华信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芳芳介绍,指数共分“优越型”(200—100分)、“稳健型”(100—70分)、“潜力型”(70—35分)、“薄弱型”(35分及以下)四个等级。从评定结果看,“优越型”等级国家占比为5%,“稳健型”占比为15%,“潜力型”占比为70%,“薄弱型”,占比为10%。其中,新加坡指数最高,达172.78,吉尔吉斯斯坦最低,仅为29.51,沿线国平均指数为58.61。
分析认为,“优越型”国家如中西欧、中东欧部分国家以及新加坡等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,国民经济、基础设施、科技创新等支撑力较强。相对于海外建厂、贸易进出口等传统对外合作方式,这些国家更适合我国企业通过合作研发、资本融通等方式交流先进技术,加强新兴经济领域方面的沟通、合作,进一步提升双方的整体实力。
“稳健型”国家自身具有较好的基础,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良好,但是劳动力效率、基础设施等方面都略显薄弱,包括沙特阿拉伯、捷克、斯洛文尼亚等国。我国优势产业可“走出去”,各施所长、各尽所能,实现合作双方供需互补。
“潜力型”国家数量最多,分布最广,各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跨度较大,各个细分领域差异比较显著。其中,资源丰富、经济增长空间广阔是多数潜力型国家的共通特点。测算结果显示,大多数潜力型国家的工业竞争力、信息化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有较大提升空间。因此,我国与这些国家的产业合作空间较大。
“薄弱型”国家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。在信息技术浪潮驱动下,薄弱型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、信息技术和产品等领域的需求较大,这也为我国产能合作、沟通、交流创造了新的空间。
“显然,这有助于摸清沿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,合理把控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对外投资风险,为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。”曲维枝说。